影响干燥机正常运行的因素
影响干燥机正常运行有很多的因素,但是有几个很重要的也经常被人忽视的干燥机正常运行的因素。
1. 再生气量
再生气亦称清洗气,其作用是将干燥剂所吸附的水分解吸并带出干燥塔。再生方式的不同决定了所选择的再生气回流比的不同。无热再生式干燥因其所需的解吸能全部来自于成品气,故再生气量大,约等于全部处理气量的压力分之一。这是依据吸附与再生塔内等容积流速的原则,即再生清洗时脱附水分总量与工作时吸附水分总量相等的原则确定的。值得注意的是,微加热再生气瞬时流量不可过小,否则会降低作为热载体的再生气传热效率,造成局部过热而大部无热,破坏吸附剂结构与性能,同时流量过小会使流速过低,易形成因气流穿越吸附层短路而形成"烟道效应"导致无法均匀传热与有效解吸。
2. 进气温度
进入干燥器的压缩空气为饱和或过饱和湿空气(含有一定量的游离水)。表1所示为不同温度与压力下压缩空气的饱和含水量。从表中可以看出:同等压力条件下,温度每提高5℃,饱和含水量增加30%左右,也即进入干燥器的水份负荷增加30%左右;此外,吸附剂的吸附能力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见图1),故随进口气体温度的升高,干燥器的干燥效率下降。由实验结果分析,进气温度每提高5℃,成品气出口露点将升高8~10℃;如果空压机后冷却器之后不设分离过滤装置或分离过滤效率低下,致使液态水进入干燥器,则会进一步恶化干燥效率
表1 压缩空气的饱和含湿量(g/Kg)
温 度 ℃ |
空气压力(MPa) | ||||||
0.4 |
0.5 |
0.6 |
0.7 |
0.8 |
0.9 |
1.0 | |
20 |
3.6554 |
2.9209 |
2.4322 |
2.0835 |
1.8223 |
1.6193 |
1.4570 |
25 |
4.9703 |
3.9699 |
3.3047 |
2.8305 |
2.4753 |
2.1993 |
1.9786 |
30 |
6.6654 |
5.3209 |
4.7278 |
3.7914 |
3.3149 |
2.9449 |
2.6491 |
34 |
8.8780 |
7.0822 |
5.8907 |
5.0423 |
4.4076 |
3.9147 |
3.5211 |
40 |
11.6835 |
9.3118 |
7.7406 |
6.6230 |
5.7874 |
5.1391 |
4.6213 |
45 |
15.2837 |
12.1671 |
10.1063 |
8.6425 |
7.5491 |
6.7013 |
6.0246 |
所以,对于风冷空压机或循环水冷却的空压机需小心处理,尽可能降低进气温度和提高液态水分离过滤效率。否则就应考虑扩大干燥设备容量,即向上一档选型。
3. 工作压力
从表1还可以看出,压缩空气饱和含水量(进入干燥机的负荷)与压力成反比,即工作压力愈低,干燥机负荷愈高;且经节流小孔引出的再生气量与压力成正比[4],工作压力的下降会导致再生气量的减小从而使干燥机再生效率降低,进而使吸附能力下降;此外,压力降低使塔内容积流速提高,还会导致动态吸附容量的下降,三项叠加效应的结果必然引起产品气出口露点上升。尤其是依变压吸附原理工作的无热再生式干燥机对压力下降十分敏感。故一般都对工作压力的下限提出要求,多以不低于规定工况工作压力的1/2为下限。
除压力的下降会降低干燥机效率外,较大范围的压力波动亦会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这是因为容积式空压机的排气压力(包括过滤器、干燥机的气源系统压力)受背压的影响,由供需平衡关系决定。当用气量大于供气量(质量流量)时,系统压力下降;反之则升高。长期运行,除造成产品气品质波动过大外,亦会降低干燥机的使用寿命。
4. 微量油累积
一般行业所指的无油润滑活塞式空压机(迷宫式、填料带正压保护以及小功率全无油机除外)排气中仍有一定量的润滑油存在,依其结构和规格不同约有6~15mg/m3。国产无油活塞式空压机极少提供含油量指标,唯有柳二空的VHN系列无基础无油润滑压缩机(根据英国Bellis SS&Morcom公司生产许可证、按国际标准制造并获该公司认可)在其技术参数中注明气体含油量指标≤8ppm.W(相当于10mg/ m3)。与无油活塞机含油量相当的喷油螺杆空压机,其含油量依油气分离器效率与排气温度的高低,一般可认为在5~15 mg/ m3,取两者中值即10 mg/ m3。以10m3/min排气量空压机为例,运行一年,微量油累积量为:
10mg×10m3/min×60min×24h×300d=43.2Kg/年
如此之多的润滑油进入吸附干燥机内所引起的后果不难想象。无怪乎许多用户反映所购买的国产干燥机每年都需更换吸附剂。
解决这一难题的方法是在干燥机进气口前设置除油过滤器,以降低进入干燥器的气体含油量。我公司引进德国超滤公司生产的精密除油滤芯而组装的高效除油过滤器可使滤后气体含油量指标降为0.01~0.5 mg/ m3,能有效地防止微量油累积造成的吸附剂中毒,保证其使用寿命在5年以上。